许多儒生纷纷朝他怒目而视,极为不满,鹿观大儒何许人也?他的话焉能有错? 已经有人面露怒色,准备出言指责,只有一小部分人认出此人正是中秋文会上作出《水调歌头》的人。 “是他!他就是《水调歌头》的作者!” “我打听过他的名字,他叫楚凤歌!” 鹿观眉头一皱,强忍心中怒气,望向楚凤歌:“老夫的话哪里说错了?” 楚凤歌看了四周一眼,淡淡道:“这位老先生,你可知道,因为皇帝建造大乾不夜城,多少灾民得到一份生存的保障,不必再挨饿受冻。” 鹿观冷哼一声,道:“荒谬!若皇帝当真为了难民好,应当给难民分发粟米,而不是让他们去建造所谓的大乾不夜城!难民逃亡到京都,还要让他们去建造楼阁,这是对难民的剥削!” 此话...